開幕酒會與記者會:2008.10.11(六) 10:30
展覽日期:2008.10.11(六)-2008.12.28(日)
展覽時間:09:30-17:30
展覽地點:台中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iwa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t Center) B-03倉庫
展覽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博物館
執行單位:銘傳大學建築系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系列演講

日期:2008.10.11
時間:14:00-17:30
講者:徐明松(策展人、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講題:巨人肩膀上的侏儒──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繼往與開來

日期:2008.10.18
時間:14:00-17:30
講者:王增榮(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
講題:不知所措的年代,不知所措的現代──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發展的處境與省思

日期:2008.10.25
講者:時間:14:00-17:30
講者:王俊雄(策展人、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講題:何謂現代?試析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之現代性


策展人的話

2006年我們在文建會的支持下,承辦了第一次台灣前輩建築師王大閎先生的回顧展,完整呈現了一代建築師的風華。如今我們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並進而引荐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一則想更全面地深入時代脈絡,二則可與王大閎的作品相互對話,藉由建築更完整地映照出台灣當時社會的時代性。至於為什麼重新梳理與再現那一代?

首先,得先說明我們是如何斷代,目前初步的定義是,建築師養成教育完成於第二世界大戰結束前,裡面有三部分,一是大陸來台的建築師,或有無接受國外教育、來的早晚都不是重點,像王大閎、盧毓駿、張昌華、楊卓成、王秋華、金長銘、賀陳詞....等;二是台籍建築師,意指高中之前完全接受殖民地日式教育,大學教育完成於早稻田大學建築系,像林慶豐與陳仁和;三則是,藉由西方宗教的傳播所引進的外國建築師作品,像美國建築師Anthony Stoner的台北聖多福天主教堂、瑞士建築師Dr. Justers Dahinden的公東高工、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Böhm的後壁菁寮天主堂及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的聖心女大。最後也不能忽略六○年代台灣經濟逐漸起步所蓋的廠房建築,即在六堵工業區所設計的鹽野義製藥廠。當然有人會覺得納悶,怎麼區分台灣戰後第一與第二代?目前我們的考慮是,戰後「移殖」的,我們定義它為第一代,如果是從早期成大或少許東海建築畢業,像高而潘、蔡柏鋒、漢寶德、吳明修、劉明國....,我們則暫定第二代,裡面第一代年紀稍長,也多是第二代在學校或職場的前輩、老師或老闆,因此樣的分類儘管只是方便,但還是有意義的。

其次,為甚麼選擇這一代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它的意義在那裡呢?就歷史研究來說,美學良窳本就不是研究的標準,這一代作品不是跟戰後美援,及國共意識形態的對抗有關,就是跟西方宗教傳播牽連,因此作品的揭露本身就極具歷史研究意義,更何況經由我們一年來的探勘與研究,在美學層次上,這些建築實踐不是繼承了五四以來中西論戰的爭論,就是轉借了西方現代主義,或進一步加以地域詮釋,最後再回到必需妥協的營建制度上。再者是,他們也是在時間與觀念上最接近歐洲前衛主義建築大師,因此作品透露的訊息,自然極具珍貴。七○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市場席捲台灣,房地產肆虐,媚俗文化當道,多數建築師隨波逐流,逐漸放棄了文化的思考。今天的回顧正足以提供借鏡與反省。

最後,我們挑選了30個作品做為展覽對象與出版,它的入列標準為何?「反映時代」、「地域詮釋」、「足為楷模」是我們挑選作品的三項原則,譬如說大洪的建國南路自宅就三者皆有,它繼承了密斯的語言,又詮釋了傳統,更影響人心。陳仁和的高雄三信家商學生活動中心或波浪大樓則反映了日本對西方現代性的地域詮釋,也就是說呼應了前兩者。至於盧毓駿的國立科學館、和睦的圓山大飯店增建、大洪的國父紀念館則以不同的詮釋反映了威權當局的意識形態,國立科學館內外不一的面具性,圓山大飯店高層宮殿式的新挑戰,國父紀念館歷史主義的抽象再詮釋。有趣的是,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在反映時代與地域詮釋上也都獲得青睞,至於台北聖多福天主教堂、公東高工、與聖心女大則反映了時代,更鼓舞了後進。東海校園我們則在前後兩批風格裡共挑選了四個作品,作為台灣現代建築最重要的現場。其實如何挑選的確曾困擾了我們,原因在於部分作品儘管值得入列,但沒辦法掌握背後文獻,譬如說更多大陸來台的前輩建築師,像關頌聲(1892-1960)、林澍民(1898-?)、虞曰鎮(1916-1993)、陳濯(1920-?)、王玉堂等,及接受日據教育的廖欽福(1907-2007)、陳榮周(1917-)、李重耀(1925-)等,還有像中興新村公路局總站、台東舊縣議會….等我們至今無法確定作者,所以也只好割愛。我們知道這樣一本書極容易引起爭議,在建築史的論述裡更是爭端無窮,但總是得開始,因此將這30個作品的研究成果,不彷當成一些文獻的發掘、一些故事,讓更多一般民眾認識、關心周邊的建築,更有系統、有看法的建築史研究,只好等待來日。

-------------------------------------------------------------------------------------------------------------------------------------------------------------------
這些剛好上次研討會夏鑄九都有提到﹝在我醒著的那一段﹞
雖然對他的一些肢體動作例如平均一分鐘抓一次那蓬亂的頭髮還有響徹雲霄若無旁人的大笑聲﹝好像張力中﹞覺得啊詐
但不得不對他研究台灣建築及城鄉發展歷史的努力及專精感到佩服




溫故知新很重要
非考試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魏&愛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